查看原文
其他

“风来风去……”,如何保持文化定力

Huhua 胡华名师工作室
2024-08-24

NO.2

MARCH

6.2020

(每周五更新)


自然 | 灵性 | 趣味









幼教行业总是“风来风去”,

一阵热闹过后,会有短暂的寂静。

之后,又是新一轮的“追风”运动……


全文字数:4098字    阅读时间:10分钟









一场疫情,网络成了喧嚣之地。这原本可以是一次沉寂下来、进行深度思考的机会。


【风来风去,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定】


这段时间,我们也在工作。老师们依旧是老师们,没能新晋为“网红”,但她们的天真、自然与真实,反而在这个时期,为花草园教育贡献了很多全新的创造。



➡  花草园版小瓶子上线~来把它们填满吧!

➡ 【把耳朵叫醒】人间烟火,最抚人心;

生活细节,最是教育

➡  用家乡话,大声说出我们的思念……



创新本质上必须依赖个体身上的文化力量。

这个时代,

“文化”越来越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。

 

德国哲学家约瑟夫.皮珀说:闲暇是文化的基础。这个突如其来的“闲暇”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。花草园人选择了向内观,不被裹挟,不去喊高亢的口号,也不刻意制造焦虑。只是踏下心来,让个人变得更有文化。之后,才能塑造出一个有文化的团队。

 

“闲暇”时,倾听、观看、沉思、默想,都让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更加深入。没有思想活动,文化就无从产生!这一次,这个超长“闲暇”赋予了文化丰富的可能性。

 


【文化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】


同其他事物一样,一所幼儿园的好坏、办园水平的高低表面上看是由课程等要素组成的,但实际上是背后的文化在起作用。

 

在幼儿园的文化构成中,教师是主要的文化载体,他们承载着教育使命,也用自己的文化影响着儿童的发展。多年来,我们一直关注教师的文化成长。因为制度与规范更多地是通过外力来约束一个人,而文化则能够让自己主动寻求更大的进步与发展。

 

👉 如何使教师保持文化的鲜活性、丰富性与创造性? 

 

花草园一直有自己的文化。文化会随时间的变化、事件的发展不断丰富与改变。文化也不是靠口号与华丽的辞藻堆砌起来的,而是一种可以探触到个人心灵深处的共鸣

 

对花草园人来说,对抗危机的力量也来自于文化。

具体表现为:

💕 坚定的初心

💕 自我管理能力

💕 组织赋能的“文化驱动”管理






幼儿园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,

并最终积淀为一种文化定力?


 以下文字,来自郭国燕博士 

 在撰写“园长文化领导力”一文时与我的对话 。





01.  

文化,“内化于心,外诸于行”



NOTE ----



言行一致

知行合一



从创办这所幼儿园开始,我的心里就有一个要求——教师要是“文化人”。因为内在的匮乏会导致外在的缺失。所以,在招聘教师的时候,我会特别留意教师的言谈举止,看他们的态度和知识储备

 

当时,并没有“文化管理”这样的思考,只是想选择一些有精神追求、对自我有约束的教师。那个时候,我经常告诉老师:“做工作的时候,家长看到的,我们要做好;家长看不到的,我们要做得更好。”现在回头再看这句话,发现这里面是有文化的约束性的。

 

小时候,母亲就跟我说:“别人看着你、不看着你的时候,你应该都是一样的。” 一开始,我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要求:来我们幼儿园的人,不管是孩子、家长,还是领导、陌生人、收废品的人,教师不要有任何区别对待,要微笑着说“你好”。这是一种基本的行为规范,体现的是对他人的态度。

 

对待孩子,我会跟老师们说,你们要包容,有仁慈心因为他们是孩子,即使有破坏性行为,也要试着去包容,寻根溯源,找到这个行为的源头。对家长,也要多一份理解,理解家长为什么要这么做,思考家长行为背后的原因。

 

这些规范,后来很少再提,因为这些东西,对于教师们来讲早已“内化于心,外诸于行”了。

 

这么多年,我很少在公开场合批评教师。如有什么问题要跟他们谈,也多是在私底下进行。如果我在公开场合批评了某个人,很可能是因为这个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团队。但批评完后,我会私底下和这位被批评的老师做一次深入沟通。






02. 

文化的核心是“关系”



NOTE ----



教育本质上

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。




花草园发展到现在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真诚和开放的 ,这一点非常关键。

 

花草园有开放的、接纳的文化氛围,所以在其中的花草园的人也都特别真诚,从来不怕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可以直面自己在教育以及人性中的不足,这是很宝贵的。我特别喜欢一句话,“真实自有雷霆万钧之力”,真实的东西是特别有力量的。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弱点,本能地会闪躲,当躲不过的时候,索性真实面对,反而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。

 

我们在谈“真诚和开放”的时候,谈论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教育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在这里,大家不用喊口号,说大话,只是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。当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时候,也会有更多真实的力量去爱他人。

 

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,所以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维护文化。每个人都能“成为最好的自己,我们在一起,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”,这是文化特别核心的内涵,也是一种回归人性的文化表述方式。

 

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文化的内涵。比如“善良”“正直””团结”“克制”“内敛”“精益求精”……都能够纳入到我们的文化中来。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由人创造的,只有回归到人性最美好的本质中去,文化才有可能淬炼出美好的品相。






03. 

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



NOTE ----



当我们把文化推向内里的时候,一定要看到人心。




花草园的文化不是个人创造的,而是大家共同创造的。


就“小我”而言,每个人都是自恋的,所以我很注意这一点在文化的构成和丰富过程中,通常是我和老师们、孩子们共同来完成的,所以他们对幼儿园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感认同。

 


 【儿童:幼儿园文化创造的源泉】

刚开始的时候,是很艰难的一段“文化苦旅”。


因为大部分成年人是很难保持心灵开放的,习惯了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对待一切。所以,最开始的文化建设,教师的参与并不多。


那时候,我经常听孩子们讲话,把思考写成文章,分享给老师们。所以儿童在这个幼儿园是很珍贵的,他们是我们思想和灵感的源泉,是幼儿园文化创造的源泉。

 

【教师:打开心灵,成为文化的主动建构者】

当我们把文化推向内里的时候,一定要看到人心。


人心的改变是世界上最难但也是最重要的事情。这个世界,没有一个人不渴望看到更美好的自己。老师们必须自己渴望创造美好,才有可能离儿童教育追求的真善美的境界更近一步。

 

在这个过程中,我要求老师们倾听儿童,记录儿童,和儿童生活在一起当我们能够能像儿童一般美好的时候,生活就会变得很简单。老师们会发现,自己的防御层在孩子们面前是非常脆弱的,他们的内在开始有了渴望,慢慢有了变化。每学期末的总结,老师们都会写到自己的变化。所以,真正让教师改变的,是孩子们。

 

当老师们体会到“心灵打开”的美好,开始主动参与,积极思考,这个时候,教师成为了文化的主动建构者。

 

我只是搭建了一个文化的平台,但是文化的内涵和丰富性是所有人共同创造的。还有一些外显的文化符号,比如《儿童宣言》、《园歌——大大的梦想》《教师宣言》都是我和老师们共同创作的。当他们被容许自我表现与创造的时候,身上的真善美都会变成文化的力量。






04. 

突破防御层,

才能走进文化的内里



NOTE ----



花草园的文化里

流淌的是真诚的血液。




这个世界就是这样:虚伪打败不了真诚,丑恶战胜不了美好。花草园的文化里流淌的是真诚的血液。

 

教师和这个文化相斥的时候,会感到不那么轻松愉快。这个时候,有的人会改变,也有的人会中途退场。幸运的是,在我们幼儿园改变的是大多数人。中途退场的教师我觉得也无可厚非。有的人只想活在文化的边缘,以局外人的身份观望,不想走进文化的内里。

 

要想活在文化的内里,就要穿破最痛苦的“防御层”。一旦突破防御层,就开始进入到一个“真我”的状态,那是非常美好的一种状态,它是真诚的、流动的。我自己也是如此,在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防御层后,内在才变得越来越有力量。

 

每周教师教研会,第一部分就是“说你说我”,每个人都把过去一周,在工作中遇到的美好、喜悦、难过,那些“巅峰时刻”“跌落”都表达出来。我们突破“防御层”,坦诚相见,相互依偎,彼此温暖。






05. 

在课程中

为教师开掘一条文化的河流



NOTE ----



在课程中,教师对文化的理解,并不能由他人传递,而是需要在实践中,通过行动,不断将自身敞开,去感知、体悟……



“生活化课程”就是依据文化来构建的课程。

 

最开始我们做“畅游日”探索的时候,就是让孩子们玩,但是玩到最后,我们会觉得有点儿枯竭。开始思考,我们的课程难道仅仅是让儿童快乐吗?它是不是也需要传达一种文化价值观?所以,我们开始试着将“文化”这条线索编织进“生活化课程”,这要求实施课程的老师也应该是一个有文化质感的人。

 

2016年,我带着十几个老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《中国哲学简史》。这是我们在文化上进一步走向纵深的事件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
 

在我住的农家小院里,一起在微信群酣畅淋漓讨论的情境还历历在目。晚上八点到九点,我和老师们一起读书,在夏夜的星空下,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,听教师们的阅读感受和解读。这是一次集体文化的畅游,也是传统文化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次回暖。

 

到今天为止,幼儿园的文化管理在依托着“生活化课程”进行教师们在文化的河流中徜徉,也在这条河流中,精神不断得以沐浴,出来之后,焕然一新。

 

从开始的“文化形态”到“文化质感”,我们有自己的坚守。


生活的河流原本就是非常开阔的。在课程中,教师对文化的理解,并不能由他人传递,而是需要在实践中,通过行动,不断将自身敞开,去感知、体悟,成为课程的一部分,又以行动获得对课程文化的认识,在生活文化的河流里,同频共振。






06. 

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”

是文化领导力的关键



NOTE ----



园长的文化领导力

是幼儿园发展的天花板。




对我而言,园长文化领导力的关键是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!”这比运用任何技术手段更有意义。

 

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”决定了在专业上的判断,决定了对待每个人的态度,决定了在课程中赋予它的情感,思想和灵性,也决定了如何处理和自己内在的自洽关系

 

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能走多远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长的眼界和胸怀。园长的文化领导力就是幼儿园发展的天花板。

 

很多管理者总是把自己置身事外,缺乏反躬自问,又希望别人完全服从领导,认为这就是管理。有人问我花草园的管理有没有什么“招数”?哪有什么招数,真诚就是最好的招数。要思考:

👉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;

👉 自己在哪些方面还能有所突破;

👉 是不是可以更温柔一点、更慈悲一点、更宽厚一点……

 

我很喜欢“世界”这个词,它是一个佛教用语,“世”代表着时间,“界”代表着空间。我经常会想:

👉 我能为教师们创造什么;

👉 怎样可以扩展时间和空间,让教师们的精神世界得以舒展。

 

比如我们会鼓励教师们看电影、看话剧、读书和旅游,去一些特别美好的地方,感受世界的美好;同时给他们精神的引领,让他们自己完成突破……




“日拱一卒无有尽,功不唐捐终入海。”


这次疫情,让我们“停”了下来,但思考却从未停止。这段时间,成为了花草园人共同提升文化定力的契机。


这个时期,我们一共讨论了三个问题。

教育是什么?

➡ 当下,我们的教育可以做出什么改变?

➡ 我如何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,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
PS:三个问题的讨论可在文末“推荐阅读”处点击链接,进行阅读。


这三个问题,也在帮助每一个人思考,

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

我的社会责任是什么?


毕竟这些问题才能直击我们的心灵。







推荐阅读

开学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……但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个问题

2020年2月19日

开学第一课 | 疫情之后,“更好的生活”与“更好的世界”,我们如何选择?

2020年2月28日

三月第一个工作日,我们开了个全园会

2020年3月2日




 版权声明 


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,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需授权。思想的形成,需要时间,也需要心血。反对抄袭,反对洗稿。如有借鉴,请注明出处。如有侵权,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,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。




编辑 | 张芬老师

日期 | 2020年3月6日  

*


“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”


胡华-名师工作室


微信公众号ID:

Huhua-Edu-Workshop


自然|灵性|趣味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胡华名师工作室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